案例中心

《驭风竞速:全国电竞骑行赛开启数字征程》》

2025-11-07

> 虚拟赛道上的汗水与激情,正重新定义着新一代骑行文化。

屏幕上,车手们在蜿蜒的数字化赛道奋力蹬踏,台下观众呐喊声震耳欲聋。这不是传统的自行车赛,而是2025自行车电子竞技赛的现场——一场没有路面尘土却依然充满竞技魅力的比赛。

随着科技与运动的深度融合,电子骑行竞技在中国悄然兴起,全国各地多项电竞骑行赛事相继落地。这种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运动方式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骑行爱好者的关注与参与。

01 赛事版图:虚拟赛道连接全国

2025年,电竞骑行赛事在中国呈现出多元化、广覆盖的发展趋势。

5月5日,上海率先吹响了年度电竞骑行赛事的号角。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组委会主办的“2025自行车电子竞技赛”采用线上+线下结合的模式,打破了传统体育的物理边界

线下,上海主赛场汇聚了捷安特洲际自行车队、平潭国际旅游岛洲际队等8支职业车队;线上,全国各地的车友通过网络平台同步参赛。

短短一个多月后,北京大学教职工自行车协会于6月17日举办了第三届“驭风杯”室内骑行台挑战赛,以“十年芳华,骑迹无限”为主题,庆祝该协会成立十周年。

高端与国际化的赛事定位同样在这一领域中显现。

9月5日至7日举办的2025环上海·新城自行车赛,已正式进阶为国际自行车联盟UCI2.2级别赛事,吸引了来自意大利、比利时、荷兰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顶尖职业车队。

电竞骑行赛事正以其独特的灵活性,构建起一张覆盖职业选手、高校师生和普通爱好者的全民竞技网络。

02 模式革新:数字技术与骑行文化的融合

电竞骑行作为一种新兴运动形态,正在开创一种全新的骑行体验。

《驭风竞速:全国电竞骑行赛开启数字征程》》

与传统自行车赛事相比,电竞骑行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天气、场地和交通管制等因素的限制,使骑行运动更加平民化、常态化。

在北京大学“驭风杯”的比赛中,赛事分为固定骑行台挑战赛和滚筒骑行台竞速赛两大类别。

固定骑行台挑战赛新增了“室内模拟挑战海淀公园绕圈赛”项目,全程4.6公里,而滚筒骑行台竞速赛则提供了0.5公里至5公里不等距离的选择,满足了不同水平参赛者的需求。

赛事软件的精确算法实时捕捉着选手们的每一分努力,功率输出、踏频节奏、心率变化等数据在屏幕上直观呈现,科技的精准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在这一刻完美交融。

03 产业联动:从硬件到服务的生态布局

电竞骑行的兴起不仅丰富了骑行运动的形式,更为自行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在2025自行车电子竞技赛中,赛事全程使用“骑鬥”软件进行竞赛。

与此各大自行车制造商也纷纷瞄准了这一新兴市场。

希兆达品牌推出了专业级山地车TM500与碳纤维公路车VELOX,后者更是在2025环黄山自行车挑战赛中帮助车队斩获冠亚双冠。

赛事引领着技术创新,技术反过来又助推赛事升级,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。

04 群体共鸣:全民参与的骑行新风尚

电竞骑行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低门槛、高互动性的特点。

在北京大学“驭风杯”比赛中,组织者采用了“报名就有奖”的激励机制,只要参赛就能获得证书奖牌。

这种低门槛特性极大激发了大众的参与热情。在北京大学的活动中,教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名一个或多个项目,自主选择空间大大提升。

不仅如此,电竞骑行还成功打破了年龄与地域的限制

在山东滨州,将于10月19日举办的“乐骑杯”2025平衡车冠军赛,设置了个人竞速赛、团队接力赛、亲子接力赛等多种形式,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。

从职业车手的巅峰对决到亲子家庭的骑行乐趣,电竞骑行正在创造一个包容各类人群的新型运动生态系统。

05 未来之路: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

随着电竞骑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,其未来发展路径也愈发清晰。

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衔接将成为主要趋势。巨大集团执行长刘湧昌在5月的电竞赛开赛仪式上透露,骑鬥近期将与上海国际赛车场达成深入合作,1:1还原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路线元素

这意味着,未来的骑行爱好者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体验专业赛道的骑行乐趣,还能与全球各地的骑友同台竞技。

赛事专业化与大众化齐头并进的局面正在形成。

一方面,如同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这样的国际级专业赛事不断涌现。

DB电竞

各类针对特定群体的趣味赛事也在蓬勃发展,如北京大学的教职工骑行比赛与滨州的亲子平衡车赛事形成互补。

可以说,电竞骑行不仅仅是疫情背景下的临时替代品,更是骑行运动进化历程中的一个全新形态。

今年的赛事已然落幕,但电竞骑行的征途刚刚开始。

在未来,随着VR/AR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电竞骑行将突破现有模式,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骑行体验。

也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能足不出户,骑遍全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、城市地标。

鼠标点击之间,一次次全新的骑行之旅就此展开——这才是科技赋予骑行运动的真正魅力